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塑料杯因轻巧便携、款式多样,成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水器具。然而,若使用不当,可能带来健康隐患。为确保安全、健康地使用塑料杯,以下这些注意事项需牢记于心。
塑料杯材质繁多,不同材质特性各异。常见的如聚丙烯(PP),具有高安全性和良好耐热性,可承受 100℃以上高温,不含双酚 A(BPA),适合盛装各种温度饮品;聚碳酸酯(PC)虽外观美观,但可能含 BPA,高温下易释放有害物质,更适宜装冷饮或常温饮品;新型共聚酯(Tritan)结合了 PP 的耐热性与 PC 的透明美观,且全程不释放 BPA,常用于婴幼儿用品 。购买时,务必查看杯子底部的 “塑料回收标识”,数字 5 代表 PP 材质可放心使用,数字 7 代表其他类塑料需谨慎选择,同时认准 “BPA - free” 标识。
避免盛放过热液体是关键,高温会使塑料变形、分解,释放有害物。若要装热水,应待水温降低后再倒入。同时,切勿将塑料杯置于高温环境,比如暴晒的车内、靠近灶台等地方。此外,酸性饮料(如可乐、柠檬汁)、酒精饮品、油类物质也不宜长时间存放于塑料杯中,酸性物质易与塑料发生化学反应,酒精和油脂则会渗入塑料内部,导致杯子变形、产生异味,还可能加速有害物质析出。
每次使用后需及时用清水冲洗塑料杯,若有顽固污渍,可用温和洗涤剂清洗,切忌使用钢丝球等尖锐工具,以免刮伤杯壁,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。清洗完毕,将杯子倒扣在通风处晾干,避免潮湿环境成为细菌温床,且不要将塑料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防止影响使用寿命。
为儿童挑选塑料杯时,除材质安全外,防漏设计和牢固杯盖必不可少,能有效防止儿童玩耍时打翻。同时,要教导孩子正确使用,避免咬嚼杯体,以防吞咽塑料碎片。对于老人和特殊体质人群,建议优先选择 PP 或 Tritan 材质的塑料杯,减少潜在健康风险。
塑料杯长期使用会出现磨损、老化。即便外观无明显损坏,也建议每 3 - 6 个月更换一次。若发现杯子出现裂痕、变形、异味等情况,应立即停止使用,防止有害物质污染饮品。
正确使用塑料杯,不仅能提升饮水体验,更关乎身体健康。只有掌握这些注意事项,才能让塑料杯真正成为生活中的贴心伴侣。
下一篇:夏天使用玻璃杯喝水的注意事项